这些房地产民企仍在发债

2023年以来,支持房企合理融资的政策频出,房企的境内外贷款、债券、增发配股以及IPO等多方面融资都迎来了政策支持。

8月以来更为频繁,典型如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、破净和亏损限制,房企股权融资再迎利好。与此同时,2023年以来政府对于存量资产盘活的支持也有了新突破。

目前来看,虽然政府频频出台政策支持房企的合理融资,但整体融资规模仍在减少,民营企业的融资整体相对艰难,只有少数优质民营房企仍在发债。

政策频出背景下,8月单月房企融资规模同环比齐涨,但整体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,2023年8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573.92亿元,环比增加1.5%,同比增加52.4%。

从累计数据来看,由于政策的落地难度以及市场信心不足等原因,房企融资整体仍然较为低迷。

据CRIC不完全统计,2023年1-8月80家典型房企累计融资总量为4548.85亿元,同比减少18.33%;月度来看,仅有3月份达到了2022年月融资的平均水平。

从房企发债情况来看,8月房企发债364.77亿元,环比增加10.9%,同比增加101.1%。从全年累计数据来看,1-8月的房企发债规模达2477.55亿元,其中境内债券为2396.33亿元,占比为96.72%,相比于1-7月的96.1%又提高了0.62个百分点。

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仍在持续。

在整体融资规模持续减少的同时,房企融资也持续向国企、央企集中。

2021年以来,国企、央企的融资规模持续增加,从2020年的4139亿元增至2022年的50319亿元。与此同时,融资占比持续提升,2020年央国企融资规模占比为24.84%,至2022年已大幅提升至60.9%,2023年1-8月更是达到了67.38%。

在房地产危机持续的情况下,更多金融机构偏好有政府背书的国企、央企。这也意味着,民企融资难的问题短期内较难化解,今年只有少数优质民营房企仍在发债。

据CRIC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3年9月22日,重点监测的56家民营房企中仅有13家发行了信用债,占比仅为23%;发债的总规模274亿元,占房企总发债规模的比例仅为14.6%。

其中,万达商业分别于1-3月发行了三笔信用债,其中两笔为美元债,按照当月月末汇率转换后,三笔信用债总额约为62.26亿元,排在13家发行信用债民企首位,此外,美的置业和碧桂园紧随其后,信用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6.2亿元、27亿元。

我们发现,这些优质民企具备典型共性特点,即业绩稳健,同时布局多航道业务促进持续发展。

从前8月的销售表现来看,还在发债的民营房企中,滨江、卓越和华宇3家企业销售实现了逆势增长,此外龙湖和美的销售降幅低于行业平均,行业排名也实现了增长。

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稳健的企业形象更容易受到市场认可,增长的业绩则更能帮助企业获得资本市场青睐,而资本市场的青睐则愈加拓宽企业财务护城河,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。

实际上,当前较大的债务到期压力,使得房企不得不寻求更多融资渠道,以解决到期债务的压力。

从房企到期债务来看,2023年9月将有33笔债券到期,剔除掉已经提前赎回的部分之后约为590亿元,环比增加10.5%。而2024年上半年,房企到期债券规模更是接近3000亿元。

在庞大的到期债务压力下,上市房企再融资迎来利好。

8月18日证监会表示要保持房企股债融资渠道总体稳定,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,坚持“一企一策”,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。8月27日证监会又发布了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,其中包括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、破净和亏损限制。

8月以来就有4家房企进行了配股融资,并出现了一波房企的配股潮。

比如雅居乐在8月1日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3.46亿股,筹资约3.87亿港元;碧桂园在30日宣布配售3.5亿股融资约2.7亿港元以抵消贷款。另外,国企华发股份在14日发布了配股说明书,计划融资不超过60亿元,建发股份也于9月3日发布配股说明书,计划融资不超过77.87亿元。

在房企融资规模减少且向国企、央企集中时,民营企业的发债难度整体仍然较高,但是部分坚持长期主义、稳健发展的民营房企仍有一定的优势。

随着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,为市场带来了宽松预期,部分民营房企融资难的问题可能将有所缓解,而这些优质企业也将率先受益,但政策的落地效果仍有待观察,对于大部分民营房企而言融资环境仍然较为严峻。

来源:丁祖昱评楼市
Top